普照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7721|回复: 0

【课件】1-11、善事和功德的区别

[复制链接]

1万

主题

71

回帖

125万

积分

积分
1253431
发表于 2021-12-22 03:08:5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
1-11、善事和功德的区别

 

大家都知道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”这句话,其实从佛法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。善事善念指的是好的行为好的想法,凡是善事善念都会被记录在案,并且会在适当的时机得到善报。同样恶念恶行也会记录并给予惩罚,报应不爽。只是善事善念所带来的善报不能抵消恶念恶行所惹来的恶报,也就是说,当一个人做了很多善事,但也做了一件很大的恶事,那么他的善报一样会得到,而恶报也同样逃脱不了。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大家在人间公认他是个好人,但去世后却在地狱里受苦。

 

功德是佛法中非常强调的一个因素,什么是功德?它有什么用?其实功德就是善事善念,但是必须在菩萨面前许愿发心过的善事善念才是功德。时我们的善事善念,如果没有在菩萨面前许过愿发过心,无论是自发的还是受佛法的影响,它就停留在自我表现的一个层次上。举个例子:一个人吃素,吃了好多年,但从没在菩萨面前发心许愿,那么即使十年吃全素,也只能是个人爱好。所以要在菩萨面前发心吃素,吃素就成为不杀生的一种善行,所以乐善好施,帮助别人,连行孝父母、友爱兄弟姐妹都要发心。但在庙宇观音堂等供养菩萨佛的地方,任何善事都是功德,不需另外发心了。这就像我们的文件要经过JP签字才能在法律上生效一样,善事善念只有在菩萨的见证下才可以转成功德。

 

而功德有什么用呢?大家都知道业障或孽障的危害,它们就像程序中的病毒一样潜伏在人的阿赖耶识,时间一到就激化成灵性,就开始对人产生作用,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突然之间从非常健康到病危抢救,或意外事故,或遭劫。甚至有的人孽障太深则一生不顺,面色阴暗,怨天尤人。而今生行恶或杀生,如果还有福报没用完,那么恶业也会变成孽障存入阿赖耶识。阿赖耶识是八识中之第八识,又名“阿梨耶识”,是根本识,阿赖耶识中藏有无数的种子,可以引发人的善恶行为(主要指思维活动)。孽障藏在此处,只有用大功德可以进入并抵消孽障,从而达到清理孽障的效果。这就是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”,要靠功德拂去心上的尘埃。所以功德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消除抵消孽障,这是修佛修心者的首要任务。只有孽障消除了,心才清净,智慧才开,才有悟的可能性。



  

金言法语

善事善念只有在菩萨的见证下才可以转成功德。

 

阿赖耶识中藏有无数的种子,.....只有功德可以进入并抵消孽障,

 

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”......只有孽障消除了,心才清净,智慧才开,才有悟的可能性。

 



相关开示

善事善念只有在菩萨的见证下才可以转成功德。

Wenda20180615   01:05:27   

是否在佛台前许愿才算发心;许愿要许正能量的愿 

男听众:《白話-佛法》第一册的《善事与功德的区别》中有提到,在菩萨面前发心行善、乐善好施、帮助别人,这个发心必须是在佛台前念,向观世音菩萨许愿、讲这些话,才是叫发心吗?

 

答:如果你在佛台前许愿,这个愿力就很大,你自己在心里发心,要看你的心力重不重了,你心中没有力量,你发出来的心连过路神都听不见,那你发什么心啊?(如果在佛台菩萨前面许愿平时要行善……)这不一样,绝对不一样的。在佛台前发心,当然和那个是不一样的,一个有菩萨在啊,菩萨不在护法神还在,你在有佛台的地方发心比较好啊(好的。会添加自己更多的善缘,对吧?)对,一定是的,你家里经常成为学佛人的好的道场了(这样同时也会沾染上尘缘吗?就是尘世间的这些缘分)不会。因为许愿是正能量的,那种不好的东西上不了身的。你们很多人搞不清楚就在这点,你是正能量地求,魔它上不了身的,你是负能量地求,魔就上来了。明白了吗?比方说你求“我要跟这个女的好啊”,好了,色魔就上来了,菩萨不来,色魔上来了。

 

Wenda20171119A   40:41  

境界高的人做出来的善事就是功德;如何让做的善事成为功德

男听众:如果境界非常高的人做出来的善事,他不用在佛菩萨面前许愿,就是功德,是这样理解吗?

 

答:对。他很干净,他本身脑子里就是有菩萨的道德在,他所做出来的事情都是善德,所以就是功德

 

(师父,境界不高的人,要么在菩萨面前许愿才算功德,要么做完善事后念功德宝山神咒,才能把善事转化为功德,是这样吗?)这个都可以。其实有五六个方法,你说的只是当中的两个(师父,您再说说几个吧)自己刚刚念完经,马上做善事,出来都是功德。你想想看,口念弥陀,你刚刚把大悲咒、心经念好,“哎,我来帮你,我来帮你”,马上就有功德了(哎呀,太好了)还有三个下次告诉你吧(好的。感恩师父,感恩观世音菩萨)

 

 

阿赖耶识中藏有无数的种子,.....只有功德可以进入并抵消孽障,

wenda20170108A  30:08  

怎么消除储存在八识田中未受报的业种

女听众:师父,您也说过起心动念无不是业,言行举止都是造成业种的因,这些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,当有功德进入这个意识才能消除业障。请问师父,什么样的功德能够消除储存在八识田中未受报的业种?

 

答:就是彻底忏悔。自己做错了,彻底忏悔第八意识当中已经做错的事情。彻底忏悔是什么?哭着、求着、磕头,真的心中觉得自己做错了,一点都没有觉得自己有理由,“菩萨,我真的做错了,我真的对不起菩萨,观世音菩萨你要原谅我”,这个是深挖自己的痛处,这样才能消掉。就像一个苹果烂掉了,你要把它挖到底,把所有的烂的全部挖掉(感恩师父开示)

 

wenda20130906  04:56  

摩尼珠、如来藏以及阿赖耶识的问题

女听众:摩尼珠是不是未染的如来藏?(是)那么有染的如来藏和阿赖耶识是什么关系呢?

 

答:阿赖耶识是第八意识,那是比较纯净的、很深的意识。这个意识可以直接进入你的本性,用现在话讲就是最后一道防火门,所以进入阿赖耶识已经进入你的心田了,就是进入你的本性和良心了。如果阿赖耶识被破坏,这个人的本性基本上结束了,就没了(那么阿赖耶识可以说是如来藏吗?)应该的,其实就是如来藏的一种保护层。

 

(您说在烦恼中有修为地来找摩尼珠:念经做功德,还可以以意念来找。那么“以意念来找”是不是读书、思考呢?)没有,思考、读书都是属于意念的一种,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多接近善知识。比方说师父能够经常给你们开示,你听进去了,在你的意识中能够生根、发芽、开花,是不是在深层的意识中拥有一种佛菩萨的境界和理论呢?在你的意识当中就存在着佛和菩萨,这种意识是不是能够指导你的生活、工作和学习啊(是的)

 

 

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”......只有孽障消除了,心才清净,智慧才开,才有悟的可能性。

Wenda20171217A   14:57  

学佛就是在擦阿赖耶识,让阿摩罗识的佛性进入

女听众:有的同修从没有梦见过观世音菩萨,也没有真正见过观世音菩萨,但是一旦机缘成熟,入了这个法门,便一直坚信观世音菩萨和师父,精进地修心修行,自度度人。是否可以理解为,这些同修的佛缘、与观世音菩萨和师父的缘分已经扎根在八识田中,而不是通过外缘坚定自己学佛信心?

 

答:早就在八识田中有了,只是你的八识田中肮脏的东西太多,已经把这些东西去除了,只有当你重新学佛,从你的本性——阿摩罗识里面出来的,才会慢慢地进入你的八识田中。你学佛之后,实际上是在帮你擦第八意识,让你看见第九意识——阿摩罗识里面真正的佛性。比方第八意识是空调,空调很冷,照亮了你的第七意识——摩那识和第六意识,你觉得很冷。时间长了,灰尘多了,这个空调不冷了,你是不是应该擦,或者换一个filter,就是一种过滤器。然后还是不冷怎么办?里边制冷的氟利昂不够了,再加制冷剂,从哪里来?从第九意识的佛性里再流到第八意识当中,来驱除你第八意识当中不好的意识,然后第七意识才会觉得冷,第六意识才能控制好,自己不去犯错。师父举这些例子,你们好好记着,以后都可以告诉别人的(好的)

 

wenda20170623   56:24  

为何法布施的功德很大;怎样从凡人变圣人

臺-長语:为什么法布施的功德很大?因为它是从你心灵当中出来解救众生的,当你要去解救众生的时候,你就弃恶从善,转凡成圣,这是很重要的。你怎么样由一个坏人变好人呢?那你要做好事;你怎么样从一个凡人转成一个圣人呢?因为圣人不做坏事,圣人不停地做好事,时间长了,你就是圣人;怎么样让自己法布施能够布施得好呢?自己先要明白道理。

 

wenda20160729  12:26  

觉悟后和不觉悟消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

问:师父,吃苦可以消除业障,忏悔可以消除业障,小房子也可以消除业障,开智慧也可以消除业障,心量大也可以消除业障。是否这样理解:前三者消业,消的是业障本身;而后两项开智慧和放大心量来消业障,是更深层次的消业,靠的是佛性和本性在消业?请师父开示一下。

 

答:这个话完全正确,已经觉悟了之后消业和不觉悟消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(师父,刚才我说的这种开智慧消业障和心量大消业障,就是这种觉悟、开悟消的业,更深层次,是这样吗?)对对,就是这样。

 


 

白话佛法精选

广播讲座1-18、《功德靠发心,福报是烦恼》

首先,台長给大家讲一讲,什么叫功?比如,你去做一件善事,是从内心发出的,是用心来做的善事,就是有功了。而且是用本性,是用佛菩萨的佛性来做这件事情,就称为功德了。所以,人在做善事的时候,要有好的发心。虽然你在做一件善事,如果你的发心不好,你也是没有功德的。当你在帮助一个人的时候,你用的不是佛菩萨的慈悲心,而是有自己的私心,是想从中牟利,这样所做出来的就只能叫善事,而不能叫功德。人在学佛之后,所做的事情都是经过大脑考虑的,做任何善事都能够从一个点出发,这个点就是你所理解的佛性。

 

如果我们求菩萨是为了自己,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,即便每天做很多的善事,即便没有伤害到别人,也是没有功德的。有些人想到了帮助人家,但是意念中存在一些杂念,这叫有相布施,也是少功德。

 

视频开示 《善恶都是因果》 200304(七)

人首先要洗涤过去的贪瞋痴三毒。洗涤就是要把过去曾经贪过的、恨过的,还有做过的愚痴的事情,全部转污为净,就是把过去那些污染的东西转为干净,这样就叫洗涤,身心就会得到干净和光明。

.....

一个人怎样能够洗涤自己的贪瞋痴呢?最好的方法就是念礼佛大忏悔文,一定要多念。因为一个人如果不喜欢忏悔,不喜欢承认自己的缺点, 他就很容易陷入困境,陷入困境的话就无法相应身口意。一个人不喜欢承认自己的缺点,就经常不开心,经常想不通,经常难受。

 

怎样跟自己的身体、嘴巴还有意念能够合在一起,让自己的心想得通, 说话说出来像佛,意念想出来像菩萨?一个人要有根本的清净佛性,就是佛经常讲的境转而心不转。环境不管发生什么,心不要转,境转心不转。根本清净的佛性,就是九识田中的阿摩罗识,这就是良心本性。不管发生了什么,你心中如如不动,知道菩萨、佛都在你心中,你不会转变成不好的念头,六道轮回就不在你身边。

 

 


【PPT课件】电脑下载链接





上一篇:【课件】1-10、阻止业障产生的方法 
下一篇:【课件】1-12、谈谈“因空” “果空”

回复

使用道具 反馈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普照

GMT+8, 2025-7-18 07:47 , Processed in 0.051980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3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