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照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068|回复: 0

平凡是生命真实的面貌。3-15

[复制链接]

1565

主题

3

回帖

6893

积分

积分
6893
发表于 2021-4-15 10:38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平凡是生命真实的面貌。......"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,过去心不可得。”

 

白話-佛法3-15《欲望大意念散乱,学克制控制人生》

 

原文链接

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9213&extra=&tim=1680592160300

  




相关开示

 

 

师父跟你们讲,我是谁?我们是谁?我们往哪里去?你们要好好地想一想,你们到人间来到底想干什么?难道就是为了几间房子来到人间?为了这点钱?为了做一个会长?这些很快地就会过去,师父回答你们四个字:人生无常。一切来也空空,去也空空,想明白那才不空啊,所以,人在寻找原始的单纯和朴素,实际上就是要回归你本初的觉醒。为什么我们喜欢跟小孩子打交道?因为小孩子天真朴素,现在人跟人打交道都是一肚子的气,人家刁难你、诽谤你、看不起你,你自己马上就会有感觉。你们看看你们的师父,不管是老妈妈还是老伯伯,不管他们穿得怎么样,穷也好、富也好,师父都是很热情地爱着他们,跟他们握手,跟他们交谈,人家就感觉到师父是一个很朴素的人。......

 

所以真正的心是原始的心,觉醒、明白。......

 

所以要觉醒,人生要换一个角度来生活,换一个自然的角度,一切不为自己着想,一切为别人着想,对自己要“我已经够了,我满足了,我很圆满了”,这样的话,你的一切就活在自然当中。

 

——白話-佛法10-47《成佛从平凡做起》



  

其实放弃欲望,就是放弃自己一生的烦躁和贪心,回归自然的本性, 回归内心的安宁。怎样来回归?首先要治愈贪瞋痴,要做善事,因为人如果不做善事,时间长了就会做坏事,所以人生必须学会做善事。不但要做善事,而且要教导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佛性的互动。佛性的互动就是在有理智和为别人想的基础上,有大爱、有慈悲心的基础上,和别人产生互动,这样你就会见证佛性。......

 

要照见五蕴皆空,不要让人的思维阻碍了内心的佛性。全部照见,要看到它,要去除它,要透视它,要越过它。比方说,今天你想做一件好事, 你想“我没时间……没关系,只要学观世音菩萨做好事,我越过时间”;今天说“我去帮邻居”,说不定家里还有其他人不喜欢邻居的,要骂你,你想到“我要帮助别人,因为我是学佛之人”。你把周围的这种杂念、心里的杂念全部去除,照见就是要照过、透过它,照见五蕴皆空,让自己身上佛菩萨的光和能量相融合,和自己的为人相融合,这样才能坚定道心。人家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,而且不能做坏事。

 

——视频开示 第11集 《照见五蕴皆空 》

 


 

wenda20150109 01:17:07

 

遇到表扬要更忍耐、惭愧、精进

 

问:还有一个问题,就说忍辱吧,遇到诽谤啊、别人的误解啊、谩骂啊这些要忍辱。但是,如果用善恶一如的这种思想来看的话,那么遇到一些赞誉啊、夸奖啊,是不是也可以视为一种就是需要忍的?

 

答:对!小丫头你今天问到这个,算你有境界了,这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,这是佛的另一个高深的境界了。今天你既然讲到了,师父就稍微帮你化开一点点讲(谢谢师父)比方说人家骂你、诽谤你,你可以忍耐对不对啊?(嗯)那么最难忍耐的是人家表扬你,如果这个人表扬你的时候你必须忍耐,因为要懂得人间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东西。诽谤你的话,就说明他在你原有的基础上讲一些不实之词。同样,表扬你也是在你原有的基础上过分夸奖你,也是一些不实之词。你用这个方程式来化解人间的不管是诽谤也好、赞誉也好,你都把它当成一种不实之词,你就不会有不平等的心了。人的毛病就是出在说好话的时候觉得沾沾自喜,你听得懂吗?曾经有一个人是臺長的弟子,大家都对他好得不得了,都觉得他“哎哟,他怎么样,他这么有能力”,对他这么好。他不知道他是在佛的加被之下才会有这么多人对他好的。结果他离开心靈法门之后没人理他了,他现在在家里还是打工,从此失去光环,没有人会找他。因为你离开了佛你什么都不是,对不对?(是的)就像师父今天一样,我今天弘扬佛法,这么多人说“哎呀,师父啊,你弘扬佛法,你很好”,我如果今天不弘扬佛法了呢?你就是一个小臺長,你什么都不是。

 

所以一个人不能离开佛性,一个人不能在人家赞誉面前沾沾自喜,觉得自己很了不起,你算什么啊?你不就是个人吗?你每天还做着这么多烂事,还想着这么多的烂事,身上散发出那些臭味儿,从思想上到你的肉体上,你算什么?你把自己看得这么高干吗?你今天做错事情了抓起来了,你不也就是跟一个犯人一模一样吗?你为什么要弄得像人家看见你最好就要怎么样?这个世界这么多出事的人,他想过没有?他在做坏事、坑害人民的时候,他想到有今天吗?所以这些事情要好好地,在赞誉面前也要忍辱,“他赞誉我就是在骂我呢,因为我做得还不够,我还要更努力地做,我根本不配”,听得懂了吗?这才叫境界啊!所以人家说你:“哎呀,是菩萨。”师父说:“我不是菩萨,菩萨是观世音菩萨。”但是你做的行为已经跟菩萨很像很像了,大家才会说你是菩萨,人家说你菩萨并不代表你就是菩萨,这才叫境界啊!人家一说你什么你就骨头轻啊?有的人头发往后面一梳,人家说“哎哟,你长得怎么像观世音菩萨?”你就是观世音菩萨了?开玩笑了,没有佛光的普照你算什么啊?唉!

 

(在菩萨面前就是特别惭愧,真的太惭愧了)太惭愧了,每一个人还自以为自己了不起呢,还呼风唤雨呢,我告诉你,这种人就是会失败的人。真正一个正法、一个弘扬佛法的掌舵人他不能有任何骄傲情绪,不能自以为是,经常要把自己看得最低,一钱不值!你今天卢  長一钱不值怎么样?只不过是跟他们一样,是一个弘法人,你就不会骄傲,不会有不平等心出来。有什么了不起的啊?再伟大的人又怎么样?你今天拿破仑又怎么样?你凯撒大帝又怎么样?(谢谢师父开示,弟子记住了)

 


 

wenda20120916B 34:31

 

“三心”是指什么

 

问:第二个问题,臺 長最近经常提到:过去心不可得、现在心不可得、未来心不可得。这个三心是不是光指名利心?

 

答:三心,指的不单单是名利心,在凡尘一切的罣碍心!一切不如理不如法的心,都不可得!(不如理、不如法,能举个例子吗)嫉妒心啦、瞋恨心啦,贪心啦,愚痴心啦!人间的一切不如理不如法的心。就是说,心里想的和人间应该对佛法没有沟通、没有相通的、没有佛的道理在里边的这种心,都不能要!

 

(明白了。那像我们回顾过去,总结自己的学佛的经历,这些就不包括在里面)只要对你有帮助的,可以回忆!所有的心都可以回忆,但是不要罣碍!所以叫你们,“不可得”的意思就是说不要去常回忆!就是修心,你都不要常回忆!(这句话怎么讲呢?)过去的就过去了呀。你比方说你小时候好的事情你现在还记得不啦?你整天拿小时候“我现在这么倒霉,我小时候那时候多好啊,我还三好学生呢”,你小时候还身体好呢,你现在身体好不啦?过去就是过去了,就没了!对不对啊?(明白了,谢谢臺 長)

 







上一篇:动于欲,欲迷则昏。任乎气,气偏则戾。3-15
下一篇:经文一个字不改,一个字不漏,全部是佛传下来的经文。3-16

回复

使用道具 反馈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普照

GMT+8, 2025-7-16 11:36 , Processed in 0.042108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3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